目前譯過的都是整本的書。這麼幾本下來,雖然不多,對自己的工作情況也漸漸能掌握了。

 

以整體來看,一本書需要譯的地方可以分做以下幾個部份:書衣(包括封面、封底、前後的摺頁)、目錄、前言、感謝詞、作者介紹(有的書除了在摺頁有介紹作者之外,裡面還會有更詳細的介紹)、文章內容。

 

我發現自己容易在感謝詞的地方卡住。英文跟中文表達感謝的方式不太一樣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感謝詞是作者寫給他們認識的人看的,所以偶而會出現一些熟人才會了解的話。

 

書評有時不太好譯(想來大概也不怎麼容易寫吧),因為書評要在短短幾句話當中提到書中內容和讀者的感想或推薦的話,所以句子往往濃縮得很厲害。英文當中可以用一句話講的如果要換成中文還要通順,經常必須「展開」成好幾句或是掉換順序,否則一不小心很容易會出現「英文式中文」,讓人看了就彆扭。不過這個問題只要譯完以後自己有重新讀過,都是可以解決的。

 

但無論是哪個地方,最頭痛的應該還是雙關語吧。雙關語的背後往往有文化包袱,原文的讀者一看就懂。可是換了一種語言文化的時候要找到能夠同時表達兩種意思的字詞,又要盡量不寫註解說明,就得費一番心思了。

 

比方《藝術家創意密碼》裡面提到某個雕塑作品,形象是藝術家本人的頭和肩膀,頭上有裂縫,裡面有彈珠傾瀉而出,題目叫做 Portrait of the Artist Losing His Marbles。英文to lose one’s marbles是「失去理智」、「發瘋」的意思,而marbles本身是「彈珠」。

 

好啦,問題來了。如果把題目譯做「藝術家發瘋像」,那雙關語的幽默就不見了,讀者可能會以為「藝術家發瘋,以為自己腦袋有彈珠跑出來」,好嚴肅、好詭異啊。可是如果譯做「藝術家丟了彈珠」,那「失去理智」的意思就消失了,而且也不好笑。

 

後來是有寫註解方便讀者更了解原文,但我的希望是能讓中文讀者在不需要註解的情況下,也能跟原文讀者一樣看了雕像的敘述和題目而能夠會心一笑,明白藝術家想表達的意思。所以題目翻成中文之後必須描述雕像的樣子,又要能表達「發瘋」的語意。最後決定用「藝術家,頭殼壞去」。這是借用了台語,不過這個詞已經通俗到台灣讀者都能懂的地步。「頭殼壞去」包含了「發瘋」的意思,同時雕像的頭裂開了,所以說他「頭殼壞去」也沒錯。

 

現在手上這本比較生活化,雙關語的地雷目前還沒有碰上,不過機率相當高就是了。神啊,請給我多一點靈感吧!譯者也是頭殼壞去的高風險群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cruci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