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綿羊前輩的文章〈查資料,是譯者的基本能力〉有感而發。

 

這句話真的一點也沒錯。不只是基本能力,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譯文好不好、對不對,往往關鍵就在查資料時夠不夠仔細。這是完全不能偷懶的工夫,有專業知識的讀者可能光看譯文就可以抓到不用心的譯者了。

前輩們有提到,原作可能會有出錯的時候。這我碰過幾次,是英文單字拼錯了。如果是多個u、少個e,又找不到別的拼法,那還可以蠻有自信地幫他們更正;但有時還真令人汗涔涔而淚潸潸。比方說,字頭的hypohyper搞錯──這兩個是完全相反的意思耶!後來對照上下文,再仔細的複查,才肯定確實是原作弄錯了。幸好現在網路發達,節省了譯者的時間,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會有查不到的時候,真難想像沒有Google的年代翻譯有多麼困難。當時的好譯者大概家裡的參考書籍都汗牛充棟吧。

 

我的習慣,查資料時要對字句的來龍去脈盡量多了解,即使文中不一定需要也沒關係。說現實點是做了白工,但以長遠的眼光來看,現在多累積一點小知識,以後翻譯時碰到類似的情況,心裡就有譜了。

 

我翻譯時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盡量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文章,想辦法把文章變得讓讀者像在看血統純正(?)的中文書一樣順。也就是說,不只譯出原作表面的文義,還要努力傳達讀原文時會感受到的氣氛,有諷刺的地方要讓人看懂,有梗的地方要能讓人笑(這個很難),有文化背景的字句要讓身處不同文化中的讀者輕易理解(這個最難)。所以查了過多的資料並不是真的做白工;譯者越是能掌握全盤的情況,譯文越能夠傳神。

 

可是有時候,查完資料後反而會覺得憋(不是坐太久要找廁所!)。有些資訊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特別是碰到作者在講音樂、舞蹈之類文字比較難以描述的情況。例如上次譯《長路漫漫》時,作者提到他們跳一種舞,名叫Soukous。維基百科上寫了這種舞蹈的發源、歷史與影響,但這種舞到底是怎麼跳,看完了還是不懂,後來在youtube上面找到有人上載的影片才明白。雖然讀者不知道這種舞怎麼跳還是能夠看得懂文章,但是如果能夠看到影片,感覺就更完整了。

 

再舉個例子,我們看到了「吃火鍋」三個字,腦中就會有一群人圍在一起拿起筷子勺子往熱氣蒸騰的鍋子裡撈的畫面,也會有「冬季」或「溫暖熱鬧」的氛圍。今天要是碰到一個從來沒吃過火鍋也沒看過人吃火鍋的外國人,光說hotpotshabu-shabu他不懂,我們再解釋說,就是大家圍著一個鍋子,在裡面煮東西撈起來吃,很熱鬧喔。他聽到這個會想到什麼畫面呢?說不定是漫畫卡通裡食人族用大鍋煮探險家,族人圍在外面嗚哩哇啦又叫又跳呢!我們又說,就像吃cheese fondue那樣。這下他可能比較明白了,但國外的cheese fondue餐廳價格多半不便宜,是那種安靜吃飯的高級場所,而且一個鍋子頂多二、三個人共用,跟我們吃火鍋的情況還是有差別的。這時放一段吃火鍋的廣告給他看,是不是更能傳達「吃火鍋」一詞引發的「圍爐聚會」聯想呢?

 

碰到這種情形,就會覺得要是書本也有「超連結」的功能該有多好。讀者只要點一下,就能夠完全了解文中提到的是什麼。現在的電子書似乎沒有這種功能,只有網路上的文章可以這樣。或許有一天會有出版社這麼做吧。在那之前,只有抱著遺憾繼續憋下去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cruci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