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中英文之間的轉換會碰上語言邏輯不同的狀況。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反問句的答法(聽說日文也有類似的情形?)。記得中學時考英文常拿這一點出題,如果用中文思考去想,會被搞得團團轉,但其實原則並不難。中文是針對「問句」作答,英文針對「事實」作答。也就是說:

 

Q: You haven't had dinner yet, have you?

A: No, I haven't.


中文變成:


問:你還沒吃晚飯,是吧?

答:對,我還沒吃。


不能直譯英文的No,說成「不是,我還沒吃」。不過再想想,其實也可以答「沒,我還沒吃。」如此一來,那個「沒」就是在答「沒吃晚飯」這個事實,跟英文的答法比較接近。一般這種反問句往往都有上下文可以輔助說明,譯錯的機率不高。


我的經驗,中英轉換比較常碰到的問題之一是「被動式」。


中文並不常使用被動式,尤其是有「被」字出現的句子,可是英文裡面被動式是家常便飯。舉個例子:


He is considered to be a good teacher.


腦筋轉不過來的時候,不小心就可能會直譯成「他被認為是個好老師」。雖然是不會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可是這樣的中文實在很不自然。有人把這種彆扭的句子叫做「英式中文」;我喜歡把它叫做「翻譯題的中文」。翻譯題(中翻英)是為了要讓學生寫出既定的句型而設計,所以中文有時候必須遷就練習的目的;比方說這一課教的是被動式,老師想知道的是學生會不會寫被動式的句子,因此就不得不把中文的「被動」寫出來,特別強調。


問題是平時的對話我們不會這樣講。「一般認為他是個好老師」或「大家覺得他是個好老師」讀起來比較自然。如果有前後文的輔助,視情況也可能譯成「學生/家長認為他是個好老師」。


另一個中英轉換會碰到的問題是各種子句。有子句的句子如果用直譯的,讀起來會變得非常拗口,甚至不知所云。比方說:


The woman was carrying a gigantic, coffee-table-sized designer handbag made from some rare, exotic leather that required a special license from the government to import.


如果完全按照文法分析,gigantic、coffee-table-sized、designer、some exotic leather that required a special license from the government to import通通都是在敘述handbag,所以就把句子直譯成:


「那女人提著一個茶几大小的、名牌的、用某種稀有的、珍奇的、必須有政府發行的執照才能進口的皮革製成的巨型皮包。」


當然,意思還是看得懂的,只是形容的詞句又多又長,讀起來眼睛都花了,腦筋也要稍微想一下。譯到這類句子就要拿出更多的力氣來轉換,才能寫出通順自然的中文。轉換的方法很多,有時需要加字或簡化,有時需要將句子切割或利用標點符號,有時需要改變字詞的順序。


經過調整之後,句子可以變成:


「那女人提著一個茶几大小的巨型名牌皮包,用某種珍稀的皮革製成,還得有政府的特許才能進口。」


跟被動式比較起來,複雜的句型往往要花比較多時間去思考,比較容易卡關,而且這並不是找不到資料那種無能為力的卡法,是自己要去消化的情況,也是通常讓我堵得最難過的地方,不過解出來的時候那種暢快清爽的感覺真是無與倫比啊!再說,這也是考驗/建立翻譯功力的好機會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cruci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